中國海軍南海艦隊某潛艇支隊372潛艇官兵
  2014年12月24日,中國最高領導人對海軍372潛艇官兵處理“斷崖險情”的先進事跡給予充分肯定。之後,在我參加國內媒體對2014年軍事新聞盤點和對2015年軍事熱點展望研討會時,有位記者朋友提到了我三年多前在《三聯生活周刊》專欄上的一篇題為《中國海軍為何被關註?》的文章(2011年第15期)。他問我2015年的軍事熱點還是中國海軍嗎?對此我的回答是:中國海軍是美國媒體的軍事“熱點”,中國媒體則更應該關註美國海軍及美國與盟國關係的新變化。
  我之所以這樣回答那位記者朋友,是源於12月初美國主題協作型媒體平臺(Medium)上的一篇題為“2015~2028是攻擊美國的黃金年代”的帖子。這篇帖子的大意是,從2015~2028年美國海軍的艦艇數量將處於最低點(從2014年的288艘下降到2015年的284艘),而相反中國和俄羅斯海軍艦艇的下水服役將處於上升期。鑒於中俄海軍的戰略導彈核潛艇均處於上升期(俄羅斯海軍的“北風之神”和中國海軍的“晉級”及後續改進型艇),這篇帖子列舉了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的數量變化。
  簡單說,鑒於美國海軍上一代“洛杉磯級”攻擊型核潛艇的退役速度大於新一代“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的服役速度,美國海軍攻擊型核潛艇將從2015年的58艘下降到2028年的41艘,達到最低點。考慮到攻擊型核潛艇的維修、訓練和部署輪換周期,在海上進行作戰部署的將只有17艘。根據“3艘攻擊型核潛艇對1艘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公式計算,屆時美國海軍最多能防止5艘中俄海軍的戰略核潛艇對美國本土進行核打擊的威懾。而到時中俄的戰略導彈核潛艇會大於這個數字。
  那麼美國海軍怎麼辦呢?說到這個問題,就不能不提潛艇在美國海軍近年來反覆提到的“網絡中心戰”中的作用。潛艇的基本戰術特性是:隱蔽性良好,有較大的自給力、續航力和作戰半徑,裝有巡航導彈、魚雷、水雷等武器,有較強的突擊能力,但潛艇的弱點是觀察、通信比較困難,與海上其他兵力協同難。美國海軍認為在“網絡中心戰”的構建下,潛艇可通過海戰指揮控制系統和信息網絡,與海上的各種作戰平臺信息共享,比如可獲得來自太空、空中、海上和水下的各種信息支持。這樣,潛艇就是在一種對外相對信息透明的情況下實施隱蔽行動,從而使潛艇的主動性得以大大提高。“網絡中心戰”使得潛艇的戰術特性獲得突破後,作戰效能就會提高,進而就可以效能來彌補數量不足的缺陷。換句話說,屆時可能改寫“3艘攻擊型核潛艇對1艘戰略導彈核潛艇”的公式。
  說到這兒,我們再說說與中國海軍372潛艇一樣的常規潛艇。常規潛艇的戰術特性,除了上述特點之外,最大的弱點是要經常上浮到通氣管狀態為潛艇電池充電。隱蔽性的優點就成了“短板”,尤其是在海水透明度通常可達20~40米的南海。但中國海軍的常規潛艇數量多、距離基地近,可進行“接力式”的巡邏護航,唯獨需要保持隱蔽性優點的就是要在更深的水下航行。這樣,在訓練中就難免碰到海水密度突然變低的“斷崖”。對此,美國海軍當然很清楚。所以他們一方面要加快“網絡中心戰”的建設、完善,另一方面還要設法加強與南海周邊國家的關係以降低其核潛艇、反潛巡邏機進入南海的成本(比如近年來其核潛艇就經常停靠菲律賓)。因此,美國海軍“網絡中心戰”的建設狀況和美國與其在南海附近的盟國關係,也是媒體應該關註的信息。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vqp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