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農信的改革歷程
  江蘇是2000年全國農村信用社率先實行體制改革的試點單位,2003年繼續列為全國八省(市)深化改革試點單位的行列。率先試點和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務:一是解決農村合作金融的管理體制問題,即由中央交省級政府負責;二是破解農民貸款難和農村金融服務嚴重短缺課題。圍繞改革要求和課題實踐,江蘇省聯社應運而生。
  總結江蘇農信10多年來的改革發展歷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從2000年至2003年,省聯社成立初期,面對資不抵債、活力不足等問題,從實現更好服務社會,有效激發企業活力兩大目標出發,加快經營機制轉換,強化發展組織推動,充分發揮省聯社發展引領者、改革實踐者、政策傳導者、工作協調者、風險追究者的作用。至2003年,多數法人單位結束連年虧損的歷史,增強全員改革發展信心。2004年進入改革第二階段,省聯社在推動行業改革的同時,更加註重完善和規範各項管理,以改革促發展,邊發展邊規範,完善管理體制,明晰產權關係,轉換經營機制,落實扶持政策,加快銀行機構組建,營造又好又快的發展氛圍。全行業各項經營指標持續向好,法人單位駕馭市場、管理企業的能力明顯提升,行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基本形成。自2007年開始,隨著法人單位“四自”能力的初步形成,省聯社著力引領全行業進入深化改革第三階段,從適應市場競爭、縮短同業差距出發,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分步打造現代農村金融企業為目標,引導基層法人單位由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轉型,推進省聯社由管理服務型向服務管理型轉變。
  服務三農金融主力軍
  作為改革的先行者,省聯社始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在監管部門的指導關心下,切實發揮省聯社“引領行業發展、提供行業服務、推動行業改革、防控行業風險”的職能作用,指導全行業主動融入全省“兩個率先”大局,策應城鄉統籌發展大勢,抓總量,強支農,調結構,促發展,為三農和縣域經濟發展作出積極貢獻。全省農民人均貸款從改革前的1741元提高到15746元,農業貸款餘額一直占全省金融機構總額的96%以上,農業貸款總額連續5年均與第一產業GDP總量相當,從信貸總量上滿足了第一產業貸款難問題,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595元提高到12202元。
  在策應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實踐中,省聯社指導全行業,與時俱進形成具有江蘇信合特色的普惠型、結構型、配套型、創新型“四型”支農服務體系和“小額信貸扶貧”、“陽光信貸”、“金融服務村村通”三大特色服務模式,為農村經濟發展註入活力。在全國同業率先推出財政貼息擔保扶貧貸款和財政貼息生源地國家助學貸款,為468萬貧困戶累計發放118.9億元扶貧小額貸款,全省農村人均純收入2500元以下的貧困人口提前一年脫貧,做法得到國務院領導的肯定。2007年在全國首家試點開展“陽光信貸”工作,全行業共建立農戶信息檔案924萬戶,建檔面達75%,通過“陽光信貸”對389萬戶農戶授信1899.6億元,與670萬戶農戶發生信貸關係,63%農村勞動力實現了產業轉移。向3萬戶中小微企業授信1478億元,與18萬家中小企業發生信貸關係。把握城鄉統籌進程,融入城鄉一體化發展大勢,主動代理髮放各類涉農財政補貼,惠及全省1200多萬農戶,實現農戶全覆蓋;發展金融便民服務到村業務服務點2.3萬個,實現行政村全覆蓋;布放各類自助設備13.2萬多台,50%以上的業務通過電子銀行渠道辦理,讓廣大農戶享受現代金融服務。
  全行業在服務三農的進程中,經營總量連續實現四個翻番,提前實現了銀監會規定的“十二五”期末各項監管指標。至2013年末,全行業存、貸款餘額分別為11564億元和8285億元,比改革前增加10392億元和7539億元。在省內金融同業中,存、貸款總量分必然從第4位上升至第2、第1位。全行業已組建農村商業銀行58家,銀行類機構占比達93.5%,80%以上的縣級法人單位存、貸款市場份額居同業之首。全行業已成為擁有縣域金融市場資源主要份額、支持三農經濟發展主要力量、服務惠及農業主要人口的農村金融主力軍。
  江蘇農信的改革經驗
  回顧江蘇農信社改革發展的實踐進程,我們深切感受到,國務院制定的改革方案是符合實際、切實可行的,沒有國家和省委、省政府對“三農”工作的高度重視,就不會有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壯大,而這其中有六點經驗值得深入總結:
  一是堅持明確的指導思想,保證正確的改革方向。改革的指導思想根本在於,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進一步做大做強做活農村信用社,更好地為三農服務。一切改革的思路、辦法和措施,都要充分體現這樣的指導思想。按照這樣的指導思想來推進和深化改革,農村信用社的發展才能找到自身的定位,形成鮮明的特色,也才能贏得廣闊的發展空間。
  二是堅持創新體制機制,著力增強自我發展能力。農村信用社改革的關鍵是創新體制和機制,重點是與時俱進的建設現代農村金融企業。抓住了這一條,才能有效激發農村信用社的內在動力和活力,形成可持續發展的長效機制。因此,農村信用社改革必須把充分釋放體制機制的能量作為深化改革的關鍵,加快現代企業建設步伐。
  三是堅持從實際出發,實行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由於經濟、歷史等多方面因素,農村信用社的發展基礎和水平存在較大差異。改革的思路、措施和步驟應當尊重實際,區別不同情況,探索建立與當地經濟發展、管理水平相適應的組織形式和運行機制,爭取最大的改革效益,達到最優的改革成果。
  四是堅持正確把握大局,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既要堅定改革方向不動搖,又要把握好推進改革的條件、時機和力度,妥善處理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各種新情況、新問題,尤其是實事求是地處理好在化解歷史包袱、改革產權制度、轉換經營機制等方面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防止因改革引發大的震蕩,為推進改革創造良好的環境和條件。
  五是堅持強化組織領導,充分調動各方面的改革積極性。農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涉及面廣,歷史遺留問題多,社會矛盾大。要確保改革的成功,就必須堅持在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切實強化組織保證,充分調動有關部門、各級政府和農村各界的改革積極性。
  六是堅持正確的市場定位,充分發揮自身的經營優勢和服務特色。清晰的商務模式和正確的戰略定位是農村信用社實現科學發展的關鍵。面對“四化同步”的新趨勢新要求,農村信用社必須立足打造新型地方性社區銀行,在保持靈活高效等傳統優勢基礎上,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老企業,實現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服務的社區化、廣覆蓋,實現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轉型,現代金融企業與現代農業的服務對接,有效滿足三農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的金融服務需求。
  下一步的改革思路
  改革階段性成績來之不易,但我們也要清醒看到,前期農村信用社的改革發展是在改革政策利好、經濟大勢上揚的環境中生成的。進入“十二五”時期以來,經濟運行中的深層次矛盾顯現,國內外經濟形勢複雜嚴峻,各種制約因素疊加。我們必須始終保持清醒頭腦,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監管部門的關心支持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三農定位,積極探索實踐,提高服務水平,在“四化同步”進程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今後一段時期,是江蘇全面建成更高水平小康社會並向基本現代化邁進的關鍵階段,也是農村信用社深化改革、轉型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兩個率先”的實踐進程中,農村信用社既是參與者,也是推動者,既要實現自身科學發展,更要支持地方經濟轉型升級。省聯社將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按照全省經濟工作會議、農村工作會議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有為的工作總基調,把改革創新貫穿於全行業發展各個環節,在提質增效的發展進程中,堅持以增利避險為動力,不斷創新服務產品與服務方式,有效滿足市場客戶新的金融服務需求;適應“四化同步”社會進程,扎實有效推進法人單位商務轉型,加快現代企業建設步伐,提升企業綜合素質,在江蘇“兩個率先”進程中更好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
  (一)立足縣域,在服務三農上有新作為。認真貫徹落實江蘇“十二五”規劃,把握三農和小微企業兩大客戶群體,始終把服務實體經濟作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以“普惠型、結構型、創新型、配套型”支農服務為載體,合理調整信貸投向,有效拓展貸款領域,增強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後勁。堅持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本質要求,強化三農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切實加大小微企業和涉農貸款投放,確保實現“兩個高於”目標。統籌加大對城鄉發展一體化的金融支持,適時滿足城鎮化進程中土地流轉、建房購房、生產要素經營、經營性物業等新型信貸需求,推進產業結構、就業方式、人居環境、社會保障由鄉到城的轉變。以“金融服務進村入社區”、“農村陽光信貸”、“富民惠民金融創新”三大工程為抓手,做深做透本地市場,全面提升服務供給能力,更好發揮農村金融主力軍作用。
  (二)推進改革,在機制轉型上有新突破。指導全行業適應“四化同步”新趨向,通過商務轉型,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造老企業,在保持靈活高效等傳統優勢基礎上,全面改造和提升企業經營管理與社區服務能力,實現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率,服務的社區化、廣覆蓋,立足打造新型社區銀行,實現傳統企業向現代企業的轉型。推動省聯社由管理服務型向服務管理型職能的轉變,充分發揮省聯社指導行業發展、推進行業改革、規範行業行為、提供行業服務、維護行業權益、防控行業風險的職能作用,推進“小法人、大體系”的工程建設,圍繞“市場取向明確,微觀活力強勁、公司治理完善、行業管理與服務配套”的目標,加快構建行業管理、服務和風控三大體系,為全行業持續健康發展集聚後勁。
  (三)穩中求進,在業務發展上有新跨越。農村信用社一切工作的落腳點最終歸結在行業實力的提升上。要始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正確處理穩與進的關係,把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作為中心,既不盲目冒進,也不無所作為。指導全行業著眼於穩,立足於進,以進促穩,好中求快,進一步促進存款的穩定增長、資產的結構優化和收入的來源多樣,使速度、結構、質量和效益同步提升,實現在發展中轉型,在轉型中發展,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實現又好又快、率先發展。
  (四)註重合規,在風險防控上有新舉措。把合規作為確保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深刻認識加強合規建設、強化內控管理、防範經營風險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把抓認識與抓行動統一起來,把制度完善與制度執行統一起來,把案件查糾與風險防範統一起來,把內部控制與隊伍建設統一起來,不斷增強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和有效性,始終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和區域性風險的底線,確保改革發展在安全、穩定、健康的環境中順利推進,為社會和諧作出應有貢獻。
  (五)統分結合,在服務水平上有新提升。堅持省縣兩級、統分結合的行業體制,發揮省聯社行業公共中後臺服務平臺作用,進一步增強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更加註重為基層法人單位的服務。以新一代綜合系統為平臺,進一步提升科技信息服務支撐能力、快速響應能力、合理需求滿足能力。發揮省聯社的人才、技術、資源優勢,上下聯動,統籌推進重點項目工程建設。通過統分結合,努力提升客戶滿意度,共同提高行業整體競爭和服務能力。王晨曦
  (作者系江蘇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理事長)
  (原標題:扎根三農強服務 深化改革促發展)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fvqp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